中文
English
首页
慕石概况
王慕石简历
名家题字
王慕石荣誉
学术研究
艺术动态
艺馆动态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名家展览
慕石展览
名家收藏
馆藏作品
藏品研究
收藏简介
学术研究
艺馆刊物
学术活动
学术论文
艺术交流
艺术交流
名家在线
慕石堂
书法作品
国画作品
新泼彩画
捐赠
倡导书
捐赠仪式
妙手一慕石--品王慕石之禅意山水
2018-10-15 23:30
作者:
刘亚谏,艺术学博士,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及多家媒体鉴定专家;现任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顾问、文化和旅游部书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首批认证高级画家、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古玩研究院副院长。
中秋时节,在终南山的九华山寺庙前徜徉时,接到王慕石教授电话,言及他将出画册,请我为他的禅意山水画,写点什么。我觉得这是缘分,在寺庙接到王慕石教授的来电,冥冥中是种巧合,作为好朋友,自然义不容辞。
王慕石教授诗书画皆能,他以学者型文人画的风格为山水写照,在芸芸众多的画家中,颇具独特性。欣赏其画,我感到具有一派和合冲融、风神迷漓、寂然空幻的禅意之美。
慕石教授有灵性,具慧根,他的禅意山水画,是在其灵性慧根的“悟”中创造的。何谓禅意山水画?无非是在山水画中呈现出禅的意境,即画有禅趣、禅理、禅法、禅机,表现出禅的意味和境界。而要达此,非“悟”难以企及。
王慕石 中国画 《禅意山水四条屏》
其一,于灵智中得顿悟之妙。
禅家之“悟”分渐悟、顿悟;画家之“悟”亦是。有人几十年绘画,一直在渐悟中;有人得其顿悟,于是很快成就。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所言:渐悟者“积劫方成菩萨”,顿悟者则“一朝直入如来地也”。
慕石教授在京城工作,观其画风,亦属南派,其禅意画之悟可归为顿悟。一个在灵智上顿悟的画家,所画山水出于自性,却又深刻反应着物性,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自性与物性相结合,就会出手不凡,其画即可超凡脱俗。
其二,于静寂中求浑然之美。
文人画中的静、幽、雅、清、空、淡,正是禅意的表现。慕石先生的山水画,没有低俗的浮躁之气,其高山、幽谷、碧水、丛林,充盈着虚静、悠然、玄微的美妙。禅意的“静虑”和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在大道上吻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美妙境界。
静寂和虚静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动势本体的沉淀,是真气冲和的藴积。画若能得虚然静寂之气,必然将生动勃然之气寓乎其中。慕石先生在泼墨泼彩的山、水、云、瀑之中,把淋漓真气弥漫于虚静之域。正如《菜根谭》诗意地道出“静寂”与“浑然”相谐的美妙:“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具空。”观慕石的山水画,不正是这种形、神、意相合的境界吗?不正是静虚寂然与动势浑然的统一吗?
王慕石 中国画 《禅意山水论道》图
其三,于空濛中致色幻之韵。
慕石教授的山水画,一片空濛奇幻,色与墨交融,线与块交织,抽象与具象穿插,传统与现代互补。正如《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赏画似在参禅,令人多有感触。这正是禅意山水画的启悟性特点;
画中世界,似有实相而又无相,似妙有而又真空,禅机隐于画中。此乃禅意山水画的隐含性特点;
画面上,笔、墨、彩在流淌中渗化,自由不拘,画者信手点画,随机而为,以平常心画出不平常的意境和韵致,此为禅意山水画的平常心和随机性特点。
王慕石 中国画 《禅意境》图
祝贺慕石教授在“空”’“色”中悟得禅意,达到“无挂无碍”。“色”中寓“空”,能妙写山水,气韵飞扬;“空”中致“色”,则妙会神机,笔下生辉。如此,画即是禅,禅即是画,禅画相合,即成禅意山水也。
妙手一慕石,欲赞却忘言。
对慕石教授禅意山水画,我本想多写些,但到此却笔下忘言,欲说还休,这或许正是其禅意之所在。。。。
作者:
刘亚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下一篇:
灵性的本觉--王慕石作品观后
上一篇:
于右任碑学草书的气格与气韵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地址:王慕石艺术馆 电话:010-86209207 邮箱:wangmushivip@163.com
2005 © 王慕石艺术馆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04932号-5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860号